当前位置:首页 >> 曲花紫堇

过度包装“毁”环境 长时间网购“毁”生活西藏蒲桃

2022-08-30 14:38:20  檀州农业网

过度包装“毁”环境 长时间网购“毁”生活
【中国包装网讯】网上的东西太便宜了,于是,袜子丝巾成打买,小家电坏了直接扔,“消费透支”“月光族”屡见不鲜,商家也变着法儿地诱导人们多消费、快消费、超前消费……类似以往发达国家的生活情景,已经出现在我们身边。

有人提出,网络助推了“消费主义时代”的到来——消费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实际需要,而是不断满足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与之相伴,是过分追求物质享受的一种社会心态。
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鼓励消费”不能变成“鼓励浪费”
奔向全面小康,如何面对“物质的诱惑”,是一个包含经济与文化内涵的社会课题
“更多情况下是合理改善生活,比如‘换件衣服换个心情’。”河北某大学教师李菲说,网购确实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米面油再不用从很远的超市提回来,雨雪天也可以在家买东西。但同时,网络也助推了过度消费。很多时候人们不知不觉就超计划开支甚至超出经济能力消费。比如,正在浏览某个网页,旁边弹出一个广告,然后觉得不错就买了件东西;本来只是想买洗衣液,但是满100元才包邮,于是乎洗发水、沐浴液都买了个遍,实际上家里也并不缺。
“当然,从商家的角度看,这种营销策略无可厚非。只是过后我会反省,作为一个受过教育的成年人,为什么自己会头脑发热呢?”李菲说。
李菲认为,过度消费、非理性消费的行为背后,是一种社会文化心态的支撑。“很多商家的广告用语、推销方式都在鼓励多消费、快消费,让人觉得东西坏了去维修是‘小家子气’;一款衣服买全所有颜色才过瘾;开名车才有身价;如果iPhone6出来了你还在用iPhone5,那就落伍了,等等。特别是对那些还没有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青少年来说,会产生很坏的影响。卖肾买苹果手机,绝对是一种畸形的消费心态。”
李菲对自己接触的杂志、微博、微信等生活类信息来源做了整理,发现很多“心灵鸡汤”“人生指南”的文化帖,事实上都秉承物质至上的理念,作者的真实意图往往是商业推销。比如“美国老太太与中国老太太消费理念大不同”“女人要对自己好一点”“再不疯狂就老了”“没有白衬衫不叫女神”之类,结论基本上是“增加消费是改善机遇、改变人生的重要功课”。“回头看看这些观点都有失偏颇,但阅读时,这些文章确实会产生强大的心理暗示。”李菲说。
商务部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认为,企业、媒体等出于利益考量,传递出一些物质主义的消费理念,使部分人过分追求消费水平的提升,忽视了对自身债务负担及环境资源保护的重视,这类现象应当引起关注。
一方面,我们处于经济转型期,国家呼吁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消费升级的需求;但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推崇节俭节约,反对物欲横流。如何才能厘清“鼓励消费”与“鼓励浪费”之间的界限呢?
赵萍认为,国家鼓励消费并不是鼓励浪费,也是希望在改善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与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之间实现平衡,引导居民把握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之间的平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评价中心常务副主任荆林波认为,互联网购物的消费习长尖杜鹃惯与传统习惯不同,这种“一键式”购物、网上便捷支付方式很容易导致过度消费。去年的“计算十年间你给淘宝贡献了多少”活动中,许多人面对巨额账单惊呼“是不是搞错了”,可那确实是在不知不觉中慢慢积累起来的。“我们提倡消费者注意量入为出,寻求购物体验与经济实力之间的平衡,要理性消费、适度消费。”荆林波说,从温饱步入小康,如何面对物质的诱惑,是一个包含经济与文化内涵的社会课题,尤其不能忽视对下一代正确消费观念的培养。
耗费的不只是金钱

过度包装“毁”环境,长时间网购“毁”生活
网购消费带来了大量包装袋的回收和再利用问题,而且存在过度包装的现象。经常网购的北京某私企职员李悦介绍,她买的很多东西都是先用纸包好,再用箱子装上,有时箱子里会塞很多泡沫防震,外面还会裹厚厚的一层胶带纸防水,在她看来如果处理不当,这会造成极大浪费甚至污染环境。
“曾经有网站推出了将纸箱返回换积分的政策,但只是一段时间内部分商家的行为,我觉得应当大力推广,毕竟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李悦认为,纸箱等包装物的回收再利用要想做得长久,需要管理部门、物流部门、电商卖家和消费者等共同配合完成。
网购不仅消耗了大量金钱,耗费更大的还有时间精力,网上消费减少了人们与身边亲朋好友的交流沟通,同时挤压了原本更健康的其他兴趣活动。现实中有很多案例,比如夫妻因为网购的事情吵架,上班族在工作时间网购被老板炒鱿鱼,因为过度熬夜网购出现身体不适等。
据统计,2014年“双十一”天猫淘宝全天成交金额为571亿元,购物节开始仅3分钟就成交10亿元,可想而知这数字背后意味着有多少网购用户在熬夜“血拼”。自2009年首创“双十一”购物节以来,北京某银行职员红皮椴王莉一直都在关注,当年还是学生的她熬夜网购,甚至连课都不去上、饭也不按时吃,十分疯狂,王莉回忆,“就像是上瘾了一样,买了很多东西其实也不是每一件都能用得上。我们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金钱去网购,到最后学习受到影响,朋友之间沟通也少了,见面都是问你今天买了什么东西,连自己平时最喜欢的羽毛球运动,都被网购挤掉了时间。全民网购的背后,感觉是人被物质绑架了。”
如今,碰上网购优惠活动,王莉也会去关注一下,看看有什么确实需要买的,但是不会像当初那样狂热。“国家鼓励大众消费,但是我希望也能同时注重改善消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引导大众形成理性、健康的消费理念,处理好消费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避免低俗的消费趣味,让更多人意识到,鼓励消费不是提倡浪费和奢靡之风。”王莉说。
用“网络租赁”实现“极简主义”
网络可以减少对物品的持续性、沉淀式占有,让生活空间更简洁、生活方式更简单
年初,《人民日报》客户端接连刊文推送极简主义生活方式——欲望极简、精神极简、物质极简、信息极简、表达极简、工作极简、生活极简,并呼吁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专注追求对自己最重要的事情。这一观点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事实上,网络也有助实现“极简主义”生活理想。网络在提供丰富物质的同时,提供了更便捷的消费渠道和消费方式:家里可以不必有很多家居用品、食物,需要时网上预约服务、租赁用品;出门旅游可以在网上选择顺路人拼车、共享资源;想看叉毛岩荠大片可以买台互联网电视,不必在家存大量影碟,等等。总之,网络减少了我们对很多物品的持续性、沉淀式占有,可以让生活空间更简洁、生活方式更简单。
北京某国企员工林慧由于工作忙碌,很少自己买菜做饭。不过互联网时代她不用担心这些问题。“前一天晚上在网上下单选好菜,第二天下班的时候快递就送到了,十分方便。”林慧说,现在很多商家考虑到一些白领是一个人或两三人用餐,对于饭菜的一次性消耗量较小,还推出了半成品菜售卖。“比如一盘宫保鸡丁需要的蔬菜配料,他们都会包好放在一个塑料盒里,保证每天都是新鲜的。”同时,店家也能根据前一天网上订单的情况科学进货,适时调整储备,从而实现买卖方的双赢。
“房价这么贵,家里面积不大,我想自己住得舒服点,别搞成‘小仓库’挤挤巴巴的。”在上海做律师的小方说,他现在越来越倾向在网上短租一些用品,比如自行车、健身器材之类。用了一段时间还回去,再用再借。
网络可以提供的也远不止此,马上要毕业的天津某大学学生愉悦蓼朱静近日正忙着在学校的“二手论坛”上卖东西。“临近毕业,很多东西带不走,扔了又很可惜,尤其是书籍和课本,如果能实现再利用,帮学弟学妹们省下开支,也是不错的选择。”每逢毕业季,各大高校的二手货论坛都很火爆——学生们再也不用去校园里摆地摊、顶着烈日卖东西,学校清洁员也不用担心摆地摊会产生很多垃圾,只需拍几张照片、发几行文字,在网上“晒”出自己要卖的东西,商议后即可见面成交。“我的洗衣机也是通过论坛卖出去的,真是太方便了。”朱静说。
“电商应该关注这种消费潮流。”荆林波认为,目前的网络服务还没有完全适应消费者对日用生活用品的租赁需要。“比如租赁网点要多,可以异地存取;短时租用的费用不应太贵,可考虑累计计时;出租物品的卫生消毒、维护保养要到位,这个市场应该很有前景。”
咽扁桃体癌患者提问
癔病性昏厥患者提问
眼球内炎患者提问
阴虚火旺患者提问
相关资讯
友情链接